迪肯大學
Deakin University
收到很多私信問迪肯大學MBA到底靠不靠譜,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。作為澳洲發展最快的公立大學之一,迪肯的商科確實有兩把刷子,但值不值得掏腰包,得看三個硬指標。
先說大伙最關心的學費。2024年最新數據,全日制MBA總費用約4.8萬澳元(折合人民幣23萬左右),比八大便宜近40%。注意這是包含所有教材費用的打包價,不像有些學校這里收個注冊費那里收個考試費。但要注意住宿成本,墨爾本市區單間周租金已經漲到350澳元,這塊得預留15萬人民幣預算。
再來看學歷認可度。迪肯商學院有AACSB雙認證(全球僅5%院校獲得),這個含金量相當于商學院的"諾貝爾獎"。特別是供應鏈管理方向,跟沃爾瑪澳洲分部有定向培養計劃。不過提醒下,回國認證要注意課程設置,部分選修課如果涉及過多本地法規,可能影響留服認證的課程匹配度。
就業數據方面挺有意思。官方公布畢業6個月就業率91%,但細分來看,國際生和本地生差異明顯。墨爾本校區畢業生進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比例達27%,而線上項目的畢業生更多進入中型企業。有個冷知識:迪肯校友在跨境電商領域特別吃香,據說和他們的實戰型課程設置有關。
適合人群方面,三類人特別值:一是工作5年左右的職場中堅,想拿個正規碩士鍍金;二是準備走技術移民的,MBA屬于澳洲中長期職業清單;三是跨境電商從業者,他們的供應鏈課程確實有干貨。但要是純粹想混文憑的就算了,學校查考勤很嚴,小組作業占比40%,想摸魚根本不可能。
說到說一千,道一萬,給大家個實在建議:如果沖著移民去,優先選2年制課程;要是國內發展,重點看線上項目的課程設置是否適配現有工作。千萬別信那些"“抱過”"的中介,學校剛開除了12個代寫學生,查得比機場安檢還嚴。
澳洲MBA“防坑”攻略:這些學校畢業證國內不認
這兩年不少朋友沖著澳洲學制短、門檻靈活去讀MBA,結果回國發現學歷不認,白白浪費幾十萬。今天直接上干貨,說說哪些澳洲MBA項目要繞道走,看完能幫你省下一套房的首付。
一、先查教育部名單,別被“野雞校”坑了
國內只認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公布的澳洲高校。重點來了:有些學校名字聽著正規,比如某某“國際商學院”或掛著“大學分校”title,實際是獨立運營的私立機構。去年就有學生讀完悉尼某商學院的MBA,回國考公時直接被刷,理由是“未查詢到備案信息”。
?? 操作攻略:
1. 直接搜索“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”
2. 點“國外院校”選擇“澳大利亞”
3. 對照學校官方英文名(別信中文翻譯!)
二、警惕這三類高危項目
1. 在線課程“絆子”
疫情期間不少學校推出線上MBA,但注意!只有全程線下授課+出入境記錄才能認證。墨爾本某大學推出的“混合制MBA”就被留學生服務中心明確標注“部分課程未達認證標準”。
2. 掛靠名校的私立學院
比如某八大名校旗下的“工作學院”,畢業證和主校區的完全不一樣,證書上會多出一行小字“Executive Program”,這種認證時會被重點審查。
3. 1年制速成班
阿德萊德有學校推出12個月MBA,課程壓縮到變態。教育部對碩士學制有最低課時要求,這種突擊班很可能被判定“未滿足全日制學習時長”,去年就有學生因此認證失敗。
三、這些細節不注意也翻車
課程名稱有貓膩:
認證時最穩的是“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”,但有些學校會搞出“Global MBA”“Professional MBA”等變種名稱,認證可能被卡。
實習項目藏雷:
黃金海岸某校要求自費實習6個月,結果企業是學校關聯公司,這種非正規雇傭關系開不出實習證明,反而影響認證材料完整性。
畢業時間對不上:
有學校允許延期交論文,導致畢業證日期比課程結束晚一年。這種情況需要額外提交學習證明,遇上材料不齊直接認證失敗。
四、“懂行的人”的血淚經驗
1. 別信中介說的“保認證”,自己上留服官網查最新案例
2. 加學校名字+“認證失敗”關鍵詞搜微博,比如搜“紐卡斯爾MBA 認證”能看到去年翻車實錄
3. 找在讀學生要課程代碼,對照教育部認證的課程清單(有些項目代碼差一位都不行)
對了說個真實案例:
布里斯班某校MBA學生去年集體維權,他們入學時學校承諾“雙認證”,結果教育部去年更新名單時該校突然消失。現在這群人拿著澳洲正規學位,在國內只能算本科待遇。
記住這三條鐵律:
1. 選校直接抄教育部清單(別自己發揮)
2. 全程保留課表、繳費單、出入境章
3. 避開名字帶“Global”“Executive”“Flexible”的項目
想了解具體某所學校能不能讀?評論區甩學校名字,看到就回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亞利桑那大學mba值得上嗎,精英培養和學位可信度綜合評估,上課情況概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