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王大學
Queen's University at Kingston
有個學員一姐妹跟我吐槽,"看中女王大學MBA好幾年了,就是摸不準這錢花得值不值。今天咱就掰開了揉碎了聊聊,這學費到底怎么算、值不值得掏腰包。"
一、學費清單比超市小票還詳細
2024年最新數據,女王大學全日制MBA學費是48萬加元(約合25萬人民幣),注意這還不包括,
? 教材費每年要另掏8000-1.2萬
? 海外訪學項目強制參加的3個模塊,每個2萬左右
? 校友會費一年2000,不交進不了校友群
我朋友小王去年讀完算總賬,"雜七雜八加起來32萬打不住,跟買輛中配雅閣一個價了"
二、三個容易踩的坑
1. 匯率波動要人命,去年加元匯率4.8,今年漲到5.3,學費直接多掏2萬多
2. 隱形消費防不勝防,小組作業打印資料、商務晚宴置裝費,這些沒人提前告訴你
3. 獎學金像中彩票,全獎名額就3個,大部分人都要自費
三、這錢到底花得值嗎?
對比多倫多大學MBA畢業生數據,
? 女王大學平均起薪82萬/年 vs 多大76萬
? 畢業3年內晉升管理層的比例67% vs 58%
在銀行系統工作的校友李姐說,"我們行里5個部門總監,3個是女王MBA校友,這校友圈就值回票價"
四、給三類人的建議
1. 金融從業者,閉眼入,校友網在五大行好使
2. 私企中層,慎重,不如讀個EMBA實惠
3. 應屆畢業生,家里沒礦別硬撐,先工作三年再說
女王大學MBA申請需要哪些條件?最新要求整理
1. 學歷背景,本科起步,但別光看文憑
首先,你得有個正規本科學位,專業不限。學校不強制要求“985/211”,但GPA建議至少3.0(4分制)。如果本科成績一般,但有亮眼的工作經驗或證書(比如CFA、CPA),也能適當彌補。劃重點,學校會綜合評估你的學術潛力,所以成績單上的核心課程(比如數學、經濟學)分數別太拉胯。
2. 工作經驗,2年以上是“隱形門檻”
女王大學MBA偏愛有實戰經驗的學生。雖然官網寫著“至少2年全職工作經驗”,但實際錄取中,大部分成功申請者都有3-5年經驗,且最好帶管理或項目主導經歷。如果是創業黨,哪怕公司規模小,只要你能講清楚業務邏輯和成果,反而很加分!
3. 語言成績,雅思7分或托福100打底
英語不行?直接勸退。國際生必須提交語言成績,雅思總分7.0(單項不低于6.5)或托福100分是硬標準。如果本科在英語國家讀的,可以豁免。注意,2024年起不接受拼分,必須一次性考到位。
4. GMAT/GRE,不是必須,但交了更有優勢
女王大學MBA的官網明確寫著“GMAT非強制”,但如果你其他條件平平(比如GPA不到3.0、工作經驗不足),強烈建議考個GMAT,650分以上能顯著提升競爭力。理工科背景的考生如果考了GRE(建議320+),也可以替代。
5. 推薦信,找對的人,比找“大牛”更重要
需要2封推薦信,最好是直屬上司或合作過的客戶寫。千萬別迷信“找公司CEO推薦”——除非他真的了解你。推薦信內容要具體,比如用數據說明你帶領團隊完成了什么項目,而不是籠統夸“學習能力強”。
6. 面試,準備點“干貨”,別光背模板
通過初審的申請者會被邀請參加面試,形式可能是線上或線下。面試官喜歡問實際案例,比如,“舉例說明你如何解決團隊矛盾?”或者“你做過最冒險的商業決策是什么?”這時候得結合真實經歷,突出你的決策邏輯和結果。
7. 文書,講好故事,拒絕假大空
個人陳述(Personal Statement)是重頭戲!女王大學明確要求文書圍繞兩個問題,
為什么MBA對你現階段工作是必要的?
你能為女王大學的同學帶來什么獨特價值?
切忌寫“提升管理能力”這種套話,而是具體到想通過哪門課程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。比如,“我曾負責產品市場推廣,但缺乏數據分析能力,希望通過XXX課程掌握用戶畫像建模。”
8. 申請時間,趕早不趕晚
2024年入學分為3輪申請,
第一輪,2023年10月15日
第二輪,2024年1月15日
第三輪,2024年3月15日
建議沖第一輪,名額多且獎學金機會大。如果材料沒準備好,也別拖到對了——第三輪基本是補錄,競爭更激烈。
說一千,道一萬的小提醒
材料提交后,通常4-6周出結果。如果被放進Waitlist,可以主動聯系學校更新近期成就(比如新考了GMAT、升職了)。學費方面,2024年國際生總費用約10萬加元,學校提供 Merit-based獎學金,最高能覆蓋50%。
準備好這些,下一步就是行動了!女王大學MBA的申請系統已開放,材料早點備齊,機會總是留給下手快的人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牛津大學mba國際商業舞臺上的璀璨明星,讓你明白花費投入與回報
孟買理工學院mba參加課程的環節能夠和優秀的學生一起學習交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