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桑大學
University of Lausanne
洛桑大學MBA到底難不難考。作為幫學生做過五年申請的老油條,我摸著良心說,難,但難的有章法。今天咱就掰開揉碎了說,關鍵卡人的就三點。
第一道坎是語言關。學校官網寫著雅思7分就能申,但去年錄取的42個中國學生里,38個帶著7.5分以上成績。有個深圳的學員考了7分申了三次才過,對了一次還是補交了劍橋商務英語高級證書才成的。建議想申請的朋友,英語千萬別卡著最低線準備。
第二是工作經驗的門道。他們說的3年工作經驗是硬指標,但實際錄取的平均工作年限是5.2年。重點是你得拿出真東西——有個做跨境電商的申請人,雖然只有4年經驗,但附上了帶隊實現300%業績增長的詳細方案,反而比工作8年的普通管理者更受青睞。
最要命的是推薦信環節。去年被拒的申請里,67%栽在這個環節。不是說找大領導寫就行,關鍵是推薦人要能說具體案例。比如有個申請人的推薦信里寫著"曾主持完成客戶管理系統升級",招生官專門發郵件要求補充具體節省了多少人力成本、優化了哪些流程。
對了說個真實案例,杭州的王女士,雅思7.5,8年快消品行業經驗,第一次申請被拒。后來我們幫她重新梳理工作成果,把"負責區域銷售"改成"搭建15人團隊實現年均37%增長",推薦信里補充了處理渠道危機的具體細節,第二年順利拿到offer。所以說難考是真,但有方法也是真。
洛桑MBA推薦信怎么寫最加分?
說到申請洛桑MBA的推薦信,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“找大老板寫肯定管用”。但真相是——推薦信光靠推薦人的title可不夠。我見過太多學生拿著高管推薦信反而被拒,也看過普通同事寫的推薦信讓招生官眼前一亮。今天咱們就嘮點實在的,說說怎么把推薦信寫成你的“隱形加分項”。
一、推薦人怎么選?記住“三合一套餐”
別光盯著職位高低,這三個維度更重要,
1. 合作深度,帶你做過項目的主管,比只簽過字的大領導更懂你的工作細節
2. 觀察時長,共事超過半年的直屬上司,比剛認識三個月的客戶更有說服力
3. 互補視角,如果已經有一封學術推薦信,第二封找企業導師更合適
舉個真實例子,去年被錄取的張同學,用了部門經理+創業導師的組合。經理重點寫她帶團隊攻克技術難關的過程,創業導師則描述她在商業計劃打磨中的成長,兩封信形成了立體畫像。
二、內容往哪個方向靠?重點突出這3個特質
洛桑特別看重申請人的實踐智慧和團隊影響力,推薦信里要暗扣這些點,
解決問題的巧勁,別只說“能力強”,要寫“用Excel搭建臨時數據模型,在系統崩潰時保住項目進度”
跨文化敏感度,哪怕沒留過學,也可以寫“主動調整溝通方式,讓法國技術團隊和本地生產部順利對接”
領導力的溫度,比起“管理10人團隊”,更要說“發現實習生焦慮后調整任務分配,最終小組全員留用”
三、故事比形容詞管用10倍
招生官每年看上千封推薦信,最煩看到的就是“勤奮負責”“學習能力強”這種萬金油評價。教推薦人兩個講故事模板,
1. 挑戰—行動—改變結構,
“年初客戶突然砍掉40%預算,XX沒有抱怨,而是帶著我們重新測算人力成本,說一千,道一萬用共享崗位模式留住客戶,還幫對方節省了15%運營開支”
2. 細節對比法,
“剛開始帶項目時她總是一個人加班到深夜,三個月后已經能帶著新人邊吃午飯邊過方案,效率反而提升了20%”
四、避開這5個坑,推薦信直接上大分
1. 別當復讀機,推薦信內容和簡歷重復度超過30%就是浪費機會
2. 量化要聰明,與其說“業績增長30%”,不如說“在行業整體下滑8%的背景下實現逆勢增長”
3. 弱點可以提,適當寫“初期不擅長公開演講,后來主動擔任部門周會主持”反而真實
4. 時間要對得上,推薦人如果寫“共事三年”,但實際入職才兩年,直接會被打上問號
5. 格式要講究,用推薦人公司郵箱發送,信紙帶官方抬頭,對了手寫簽名掃描
學姐提醒個小細節,提前兩個月聯系推薦人,帶著最新版簡歷和申請文書去溝通。很多老師其實不了解推薦信的重要性,你得主動給素材——比如把想突出的項目經歷整理成 bullet points,對方寫起來又快又到位。畢竟再厲害的大佬,也沒時間幫你回憶三年前某個項目的細節對不對?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立命館大學mba亮點,性價比、雇主滿意、國際前景(立命館大學mba的亮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