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菲爾德大學
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
謝菲爾德大學MBA到底值不值?學費30萬花在哪了?
總有人私信問我,"一同事,謝菲爾德MBA一年學費20多萬,加上生活費奔30萬去了,這錢花得值嗎?"作為去年剛畢業的"“上岸人”",我今天就跟研友們兒掏心窩子說點實在話。
一、學費貴不貴?
謝大MBA官網報價22.8萬,加上住宿生活費,三年下來確實要30萬左右。但跟國內一線院校對比,復旦MBA全程36.8萬,北大光華39.8萬,這樣看反而顯得有性價比。我當初就是看中它QS世界百強的牌子,特別是商科全球前150的排名,這對想進外企的朋友特別管用。
二、課程水不水?
周一到周四晚上7-10點直播課,周末還要交小組作業。我們那屆有個做醫療器械的老總,為了趕案例分析連續三周凌晨兩點睡。課程設置很務實,像商業模擬實戰課,直接拿TESCO的供應鏈案例讓你上手操作,比很多紙上談兵的課程強多了。
三、校友資源硬不硬?
去年校友會來了個做跨境電商的師兄,直接在我們班招了5個運營主管。謝大有個傳統,每屆都會建行業細分群,我加的"制造業轉型群"里,光是500強企業的中層就有二十多個。上周還有個同學通過校友內推進了勞斯萊斯供應鏈部門。
四、證書管不管用?
畢業拿的是和校本部完全一樣的學位證,留服認證也沒問題。去年我們班有個同學考公務員,用這個學歷過了某省廳的碩士學歷門檻。但要提醒的是,國企央企確實更認國內雙證,打算進體制的要慎重考慮。
五、哪些人適合讀?
建議三類人考慮,一是外企中層要升職的,二是家族企業接班人要鍍金的,三是想轉行到咨詢/金融領域的。如果是普通打工人想靠這個漲工資,建議先算筆賬,30萬存銀行定期,三年利息都夠報十個技能培訓班了。
說句掏心窩的話,值不值關鍵看你要什么。我當時38歲卡在總監崗三年,讀完半年后就升了事業部副總,工資漲了40%,這么算的話兩年就回本了。但要是想著讀個書就能飛黃騰達,我勸你還是省下這個錢去買彩票更實際。
謝菲爾德大學MBA就業真實情況調查
說到英國留學讀MBA,不少朋友第一反應都是"回國認可度怎么樣?""花幾十萬值不值?"今天咱們就拿謝菲爾德大學的MBA項目開刀,看看畢業生們真實的就業狀況。
一、畢業生都去哪上班了?
翻遍近三年校友的領英檔案,發現約45%的人進了跨國企業。有個2019屆的哥們兒,之前在國內做項目經理,讀完直接跳槽到曼徹斯特的某能源公司當運營主管。還有位學姐更猛,畢業前就拿到倫敦金融城三家公司的offer,現在天天在朋友圈曬泰晤士河夜景。
留在英國工作的約占三成,主要集中在伯明翰、利物浦這些二線城市。去年有6個中國學生進了當地中小企業,有個做市場總監的老鄉透露,起薪大概3.5萬英鎊,雖然比不上倫敦的待遇,但生活成本低得多。
二、回國發展的情況
從校友會統計來看,回國發展的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。有個2020年畢業的深圳姑娘,入職某跨境電商平臺,兩年時間從管培生做到區域負責人。她跟我說,"國外學的案例分析法特別實用,開會時老板都夸我思路清奇。"
國企和事業單位里也能見到謝菲MBA的身影。去年某央企海外事業部招了3個校友,據說看中的就是他們既懂國際商務又了解中國國情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想進體制內的朋友最好提前確認學歷認證情況。
三、學校到底幫了多大忙?
他們的職業服務中心確實有點東西。每學期強制安排的模擬面試讓我大開眼界——面試官全是真實企業高管,面完當場點評。有個同學就是在模擬面試時被相中,直接內推進了謝菲爾德本地的科技公司。
校企合作項目才是隱藏大招。去年和勞斯萊斯(不是汽車那個)合作的項目,12個參與者里有9個拿到了return offer。今年又新開了低碳能源方向的實踐課,明擺著緊跟英國當下的環保產業熱潮。
四、“懂行的人”的大實話
跟十幾個校友聊過后發現,語言能力真是硬門檻。有個學長坦言,"課上討論能應付,真到了和客戶扯皮的時候,才發現自己英語不夠野。"建議準備去的朋友,出發前多練商務談判用語。
學校組織的行業參訪含金量超高。去年參觀捷豹路虎工廠時,負責接待的經理正是校友,參觀完直接收了5份簡歷。這種"內部通道"可比海投簡歷靠譜多了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句實在的,MBA終究是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。見過帶著十年工作經驗去讀的,畢業直接進管理層;也見過完全沒管理經驗的小白,找工作照樣碰壁。要是打定主意要申請,建議先理清自己的職業規劃,別光沖著排名去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