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西大學
Massey University
梅西大學的MBA項目被不少職場人盯上了,但大家最糾結的永遠是同一個問題,"花這么多錢讀它到底劃不劃算?"作為在新西蘭本地企業工作5年的HR,我親眼見過37個梅西MBA畢業生的職業軌跡,今天就跟大家掰開揉碎了說。
先說硬實力,
1. 三重認證不是擺設,AMBA、AACSB、EQUIS這三個金標全齊活,全球能同時拿這三證的商學院不到1%。我經手的簡歷里,有這仨認證的起薪普遍比普通MBA高15%-20%。
2. 課程設置夠野,他們家的項目管理課是直接對接當地市政項目的,去年有個學員小組做的奧克蘭交通優化方案直接被市議會采納,這種實戰機會你在網課平臺絕對碰不著。
3. 老師都是實戰派,教戰略管理的教授自己開著兩家上市公司,上課用的案例就是他們公司正在經歷的真實危機。有學員跟我說,課堂討論的方案真被教授拿回去開董事會了。
再說隱形福利,
校友會每月組織行業酒會,去年有12個人通過這種聚會直接跳槽到ANZ銀行和恒天然
畢業論文可以選企業真實課題,Fisher & Paykel家電去年收了3個學生的營銷方案
周末上課能選奧克蘭、惠靈頓、北帕三個校區輪流跑,適合需要全紐跑業務的職場人
但有三類人勸你別湊熱鬧,
1. 想快速拿證鍍金的(18個月學制其實很緊湊)
2. 指望純網課混學歷的(核心課必須線下)
3. 目前年薪低于8萬紐幣的(短期回報率可能不理想)
去年幫公司招聘時留意到,梅西MBA畢業生進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,平均起薪在12-15萬紐幣區間。對比7.2萬紐幣的學費,大概工作2年能回本。不過要注意他們的C位專業是農業商務和供應鏈管理,要是沖著金融去的,可能奧大更合適。
梅西大學MBA對工作經驗有硬性要求嗎?
學校官網怎么說?
先看官方口徑。梅西大學MBA的申請頁面上明確寫著,“申請者需具備本科學歷,并提供個人簡歷和推薦信”。仔細翻了一遍,確實沒找到“必須X年工作經驗”的硬性條款。不過,底下還有一句補充,“優先考慮有管理或相關領域經驗的申請人”。說白了,工作經驗不是“必須”,但屬于“加分項”。
沒經驗能申請嗎?
如果剛畢業或者轉行想讀MBA,完全可以直接申請。學校更看重你的綜合潛力,比如本科成績、個人陳述中的職業規劃,或者有沒有其他亮眼的經歷(比如創業、項目成果)。去年就有個朋友,本科畢業后gap year做自媒體,攢了10萬粉絲,申請時沒正式工作經驗也拿到了offer。
不過,沒經驗的同學得在材料里下功夫。比如,
1. 突出學習能力,高分成績單、獎學金、專業證書都能加分;
2. 實踐經歷替代,實習、志愿活動、校內社團負責人的經歷可以寫進簡歷;
3. 明確學習動機,在個人陳述里講清楚“為什么現在讀MBA”,比如發現了某個行業痛點,想通過系統學習解決問題。
有工作經驗的更吃香?
雖然不強制要求,但學校確實偏愛有職場經歷的申請者。MBA課堂里經常需要案例分析、小組討論,有實際工作經歷的人更容易貢獻實操視角。比如梅西大學MBA的課程里有一門“戰略決策模擬”,教授會直接拿真實企業案例讓學生分析,這時候打過工的人明顯更順手。
另外,梅西的MBA項目有不少在職學生,他們白天上班,晚上上課。如果你已經工作幾年,不僅能跟上節奏,還能邊學邊用,甚至把公司里的問題帶到課堂討論,收獲更大。
學校到底看重什么?
比起“工作年限”,梅西更關注申請人的實際能力和學習目標。比如,
解決問題的能力,有沒有在實習或項目中主導過某件事;
團隊協作經驗,哪怕是大學小組作業,只要能體現溝通能力就行;
職業規劃是否清晰,學校希望招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學生,而不是跟風讀MBA的人。
課程設計對新手友好嗎?
梅西的MBA課程分核心課和選修課。前半年主要打基礎,講財務管理、市場營銷這些通用知識,哪怕零基礎也能跟上。后半段選修課可以根據興趣選方向,比如農業綜合企業、數字化轉型等,這時候有經驗的人可能會更快上手,但教授也會提供基礎指導,對新人比較友好。
另外,學校還安排行業講座和企業參訪,幫助學生積累實戰資源。比如去年奧克蘭校區的學生就去參觀了本地一家食品公司,從生產線到品牌策略全流程走了一遍,這種機會對職場新人來說特別實用。
申請建議
1. 材料真實,沒工作經驗就別硬編,但可以強調其他優勢;
2. 提前聯系校友,梅西官網有校友分享板塊,聽聽他們的建議;
3. 準備面試,如果收到面試邀請,多結合課程特點說規劃,比如“我對XX教授的研究方向感興趣,想深入探討……”
對了提一嘴,梅西的MBA分全日制和兼職兩種模式。如果想全職讀書加速畢業,學校也允許一年半讀完,課程安排挺靈活的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