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尼西亞大學
Airlangga University
有學員問我,"一同事,印尼大學的MBA到底靠不靠譜?"這問題可問到點子上了!今天就拿我帶的3屆學員真實經歷,給大家掰扯清楚。
先說最實際的學費問題。印尼大學全日制MBA兩年總費用8-12萬人民幣,比歐美動輒四五十萬的便宜多了。但別急著心動,我有個學員小王去年剛畢業,他算過賬,雖然學費低,但雅加達的生活成本不低,租房每月就要3000元起步,加上往返機票,兩年下來總開支也要15萬左右。
課程設置確實有亮點,他們的《東盟商務實踐》是獨門課,每周都有當地企業家來分享實戰案例。去年有個做棕櫚油貿易的學員,就是在這門課上對接到了印尼本地供應商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部分課程還是印尼語教學,英語授課班只占30%。
就業方面分兩極,留在東南亞發展的學員確實吃香,去年畢業的6個學員有4個進了印尼本地中資企業,起薪在1.5-2萬人民幣。但想回國發展的要注意,雖然學校QS排名在300左右,但國內HR更認英美澳的文憑。我帶的學員小李就吃過虧,去年應聘某央企海外崗,明明崗位要求寫著"東南亞背景優先",結果還是被英國一年制碩士擠掉了。
別忘了想混文憑的朋友,印尼大學現在查考勤特別嚴。去年有個學員曠課超20%,直接被取消考試資格。他們的隨堂測試都是案例分析,想臨時抱佛腳根本行不通。
要說最大的優勢,其實是隱形資源。他們的校友會遍布東盟十國,做跨境生意的能對接不少渠道。上個月還有個做橡膠貿易的學員,通過校友會拿到了越南的獨家代理權。
說一千,道一萬給個實在建議,如果你打算在東南亞長期發展,這個文憑絕對超值;要是只為鍍金回國,建議還是優先考慮國內985院校的中外合辦項目。畢竟教育投資不能光看價格,要看未來十年的回報率。
東南亞留學“躲坑”攻略,這些MBA項目慎選
東南亞MBA為什么火?
先說背景。東南亞留學確實有優勢,學費比歐美便宜一半不止,文化環境相對接近,有的學校還能“中文授課”,對英語不好的同學很友好。再加上部分項目主打“短平快”——一年拿證,周末上課,甚至全程網課,吸引了不少在職人士。但問題也出在這兒,門檻低的地方,水項目一定多!
這些MBA項目要繞道走
1. 學校排名太“低調”的
如果一所學校在本地都沒幾個人聽說過,國際排名更是查無此校,千萬別被“國際MBA”的名頭忽悠。比如某國一些私立院校,名字聽起來高大上,實際連本國企業都不認可學歷。交幾萬塊錢換張廢紙,虧不虧?
2. 課程設置像“大雜燴”的
靠譜的MBA課程一定有清晰的模塊,財務、營銷、戰略管理……但有些項目為了湊課時,把“東南亞文化體驗”“禪修課”都算進學分,美其名曰“特色教學”。這種課聽著好玩,真到找工作的時候,HR一看簡歷直接懵,你這讀的是MBA還是旅游培訓班?
3. 老師全是“臨時工”的
重點看師資!如果官網教師名單全是“客座教授”“兼職講師”,甚至直接不公開老師背景,趕緊跑!好的MBA項目至少得有幾位常駐教授,最好是在企業干過管理層、有實戰經驗的。那種只會照本宣科的老師,不如自己上網看公開課。
4. 畢業證“含金量”存疑的
小心“雙證陷阱”!有些項目宣稱畢業發“學位證+學歷證”,但東南亞不少國家壓根沒有“學歷證”這東西。更坑的是,有的學校連本國教育部都沒備案,回國根本做不了認證。交錢之前,先去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查清楚學校是否在認可名單里。
怎么挑靠譜的東南亞MBA?
看認證,優先選有AACSB(國際商學院認證)或本國教育部認證的學校。
問校友,直接聯系畢業的學長學姐,問課程強度、老師水平、就業情況。
算成本,別光看學費,把住宿、簽證、往返機票都算上,有些項目總價可能比國內還貴。
學姐提醒一句,留學不是逛菜市場,別光聽中介吹得天花亂墜。自己多查資料,多對比,寧可多花三個月調研,也別草率跳坑。畢竟,時間和錢砸進去容易,想退出來可就難了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印度管理學院加爾各答mba,教育理念與性價比分析(加爾各答mba價值評估)
威尼斯大學mba入學時間,教育質量不容錯過!獨具價值的學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