芝加哥洛約拉大學
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
每年都有近千名職場人盯著芝加哥洛約拉大學的MBA項目,但真正能拿到offer的不到三成。我表弟去年申請時踩了三個坑,后來請教了在讀學長才明白門道。
第一關是文書關。招生官親口說過,他們特別在意"職業規劃與項目的契合度"。有個申請者原本在銀行工作,硬要寫想轉行做教育,結果直接被拒。后來改成強調用金融知識推動教育公平,立馬拿到面試機會。
第二關是推薦信。千萬別找title大的領導隨便寫,去年有個申請者找了公司副總推薦,結果信里只寫了"該員工按時上下班",反而成了扣分項。最好是找直接上司或合作過的客戶,用具體案例說明你的決策能力。
第三關是面試細節。有個申請者因為說錯商學院大樓的名字被扣分,還有個因為穿休閑西裝被提醒"商務禮儀不足"。建議提前參加校友分享會,連洗手間位置都要摸清楚。
關于語言成績,其實他們有個隱藏規則,工作經驗5年以上的,托福95分也能過。但剛畢業的申請者,不到105分基本沒戲。去年有個34歲的項目經理,托福97分但帶著兩個國家級項目經驗,反而比應屆生更有優勢。
學費方面確實不便宜,兩年下來將近8萬美金。但有個冷知識,他們給國際生留了20個助教崗位,時薪25美元還能免部分學費。我認識個廣州的學員,靠這個渠道省了1/3的開支。
芝加哥洛約拉MBA推薦信別上當攻略
申請芝加哥洛約拉大學(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)的MBA項目時,推薦信是展示個人能力和潛力的重要材料。但很多人因為推薦信踩了坑,導致申請結果不如預期。今天咱們就嘮嘮,寫推薦信時最容易翻車的幾個點,以及怎么避開它們。
一、推薦人“頭銜大”不等于“效果好”
很多人覺得,找公司CEO、行業大牛寫推薦信一定加分。但事實是,推薦人和你的真實關系更重要。如果對方只是掛名,寫的內容泛泛而談,比如“該員工工作認真”,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出水分。
正確操作,
優先選直接上級或合作緊密的同事,他們能具體描述你的項目貢獻、領導力或團隊協作能力。
如果找教授,選真正帶過你課或指導過項目的,避免“只見過幾次面”的教授。
二、內容空洞,全是“形容詞堆砌”
“學習能力強”“責任心突出”這類評價,如果沒有具體例子支撐,就像沒放鹽的菜——看著還行,吃著沒味。招生官每天看幾十封推薦信,這種模板化內容直接掉印象分。
正確操作,
讓推薦人用“故事”代替形容詞。比如,“在XX項目中,他主動協調三個部門,提前兩周完成目標,幫公司節省10%成本。”
強調和MBA相關的特質,比如數據分析能力、跨部門溝通經驗,而不是單純夸“勤奮”。
三、忽略學校特色,推薦信“一稿多投”
芝加哥洛約拉的MBA多多動手和社會責任感,課程里有很多商業倫理、社區合作的模塊。如果推薦信只強調“學術能力強”,卻沒說你怎么解決實際問題或參與公益項目,就容易錯過加分點。
正確操作,
提前研究學校官網,把項目特色透露給推薦人。比如提到你曾帶領團隊做公益籌款,或者用數據分析優化業務流程。
避免推薦信里出現其他學校的名字(真有粗心人這么干過!)。
四、自己代筆太明顯,推薦信“露餡”
有些同學擔心推薦人寫不好,干脆自己代筆。但如果推薦人的英文水平突然“突飛猛進”,或者寫作風格和你其他材料高度一致,招生官可能會懷疑真實性。
正確操作,
和推薦人充分溝通,提供你的簡歷和申請動機,讓他們根據真實經歷發揮。
如果推薦人堅持讓你擬草稿,避免用“我認為”“我相信”這種第一人稱,多從第三方視角描述客觀事實。
五、細節錯誤,直接拉低印象分
推薦信里的低級錯誤,比如拼錯學校名字、寫錯申請項目,或者漏簽名、漏日期,會讓人覺得態度不認真。
正確操作,
提交前檢查三遍,學校名稱(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)、項目名稱(MBA)、推薦人職位和聯系方式。
紙質推薦信務必手寫簽名,電子版用正式郵箱發送(別用QQ郵箱!)。
避開這些坑,你的推薦信絕對能加分不少。趕緊準備起來吧,祝你好運!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芝加哥洛約拉大學mba的考生對于參加學習的好處都是需要了解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