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古屋大學
Nagoya University
"很多朋友問我,名古屋大學的MBA到底算什么學歷?今天就給大家掰扯明白。作為日本中部地區最好的國立大學,名古屋大學的商科教育確實有兩把刷子,但它的MBA學歷類型很多人還真搞不清楚。
話不多說,名古屋大學的MBA屬于正規碩士學位。這個項目由經濟學研究科開設,畢業后拿的是修士學位證書,也就是我們國內說的碩士學歷。這里要注意,日本的教育體系和國內有些不同,他們的修士相當于碩士,博士才是最高學位。
這個MBA項目分全日制和在職兩種。全日制讀1年半到2年,適合剛畢業的年輕人;在職的需要2-4年,特別適合已經在日企工作的職場人。課程設置很務實,市場營銷、戰略管理這些課程都是直接能用在實戰中的干貨。特別是他們的企業案例庫,收錄了很多豐田、三菱這些本地大企業的真實案例,這個資源在國內可不容易接觸到。
關于學歷認證,只要是通過正規渠道申請的留學生,回國后都能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做認證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日本MBA和歐美MBA在培養方向上有差異。名古屋的MBA更側重亞洲企業管理,特別是制造業和供應鏈管理方向的教學資源特別豐富。
申請方面,除了基本的學歷和語言要求,他們特別看重工作經驗。招生老師跟我說過,有3年以上管理經驗的人申請成功率能提高40%。學費方面算是性價比高的,全日制全部讀下來大概15萬人民幣,比很多歐美項目便宜一半。
學姐提醒想申請的朋友,這個項目每年4月和10月兩次入學,建議提前半年準備材料。特別是推薦信,最好找日企高管或者學術導師來寫,這個在評審時很加分。"
日本MBA回國認可度如何?
很多人選擇去日本讀MBA,圖的是學費低、距離近、文化相似。但回國找工作的時候,這個學歷到底能不能“打”?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一聊。
學歷認證沒問題,但學校名頭很關鍵
日本正規大學院的MBA學位,回國后通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肯定沒問題。不過,國內HR對日本學校的認知度差異很大。早稻田、慶應、一橋這類名校的MBA,認可度基本對標歐美二線商學院,簡歷關不太會被卡。但如果是地方私立大學或知名度不高的項目,可能會被當成“普通海歸”對待,甚至被問“這學校在哪兒?”
建議選校時優先參考QS排名和國內知名度。比如名古屋商科大學雖然本土口碑不錯,但在國內名氣弱,可能不如東京圈的學校吃香。
就業方向,外企和日企更“買賬”
日本MBA畢業生回國后,進日資企業或國內對日業務多的公司(比如跨境電商、制造業)優勢明顯。比如豐田、索尼這類日企,或者京東、網易的對日事業部,對日本留學背景的人比較青睞。
如果是想進金融、咨詢這類“高大上”行業,除非是東大、早慶這個級別的學校,否則和歐美TOP50的MBA相比,競爭力會弱一些。有個朋友讀了京都大學的MBA,回國后進了一家日資咨詢公司,起薪1.5萬左右,和英國非G5的商科碩士差不多。
別指望“鍍個金”就能翻身
日本MBA課程偏實務,很多教授有企業高管經歷,上課內容接地氣。比如早稻田的MBA會帶學生做企業實地調研,慶應則強調案例教學。這種風格適合想轉行到管理崗的人,比如從技術轉營銷。但如果想靠MBA快速晉升到高管,國內HR更認工作經驗,光有學歷不一定好使。
另外,日本MBA的校友圈集中在日企體系內,如果想進國內互聯網大廠或央企,校友資源可能不如國內清北復交的MBA直接。
日語好是加分項,但英語也別丟
很多人覺得“去日本讀書只要會日語就行”,其實錯了。東京、大阪的頂級MBA項目很多是英文授課,比如一橋大學的國際企業戰略研究科?;貒鴳笗r,如果同時具備日語N1和流利英語,競爭力直接翻倍。尤其是想去外企的人,英語不行很容易被淘汰。
舉個真實例子,有人讀完神戶大學的MBA,日語交流沒問題,但英語只能應付簡單郵件,對了進了日企做對華市場,薪資比預期低了20%。
性價比確實高,但時間成本要考慮
日本MBA一年學費大概8-15萬人民幣,生活費比歐美低,整體花費可能只是英國的一半。但大部分項目是兩年制,比英美多一年時間。如果急著回國工作,可能不如選擇英國一年碩“快進快出”。
另外,日本MBA獎學金機會多,比如JASSO獎學金、學校內部減免,有些企業還會贊助員工去讀在職項目。適合預算有限但想踏實學東西的人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句實在話,日本MBA的認可度就像日系車——可靠實用,但撐不起“豪華品牌”的溢價。選不選它,得看你自己要什么。如果圖的是低成本學管理知識、積累對日資源,那絕對不虧;但如果想要個“金光閃閃”的文憑鎮場子,可能還得再看看別的選項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