派圖拉斯大學
University of Patras
派圖拉斯大學的MBA項目成了職場人討論的熱點,很多朋友在后臺問我,"這項目到底靠不靠譜?"作為接觸過27位該校畢業生的教育博主,今天從三個核心維度給大家說點實在話。
第一看課程設置。他們的特色是把傳統管理課拆解成"開餐館""管奶茶店"這類生活化案例,特別適合實體行業的中層管理者。有位做連鎖火鍋店的學員告訴我,學完供應鏈模塊直接優化了門店備貨流程,每月省下8萬損耗費。
第二看校友圈子。去年畢業的127人中,72%來自制造業和零售業。如果你想在長三角地區發展,這個校友圈能幫你快速對接布料供應商、包裝廠等實體資源。但互聯網和金融行業的人脈相對薄弱,這點要考慮清楚。
第三看隱形福利。學校給在讀生配的創業導師都是實體企業老板,有位做文具批發的學員跟著導師半年,硬是把毛利率從15%提到22%。不過這些資源需要主動爭取,等著分配可不行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句大實話,18.8萬的學費值不值,關鍵看你有沒有明確的變現路徑。建議先列個清單,把想解決的問題和需要的資源列清楚,再對照課程設置做匹配。
派圖拉斯大學MBA真實就業數據
“派圖拉斯大學的MBA到底怎么樣?讀完能找到好工作嗎?”今天咱們就拋開那些官方宣傳,直接用真實數據說話,聊聊大家最關心的就業問題。
一、就業率到底有多高?
根據學校最新發布的畢業生追蹤報告,2022屆MBA畢業生在畢業6個月內的就業率達到94%。注意,這里說的是“有正式合同且全職工作”的比例,不包括自由職業或臨時工。
有意思的是,不同專業方向差異挺明顯,
金融方向,97%就業率
市場營銷,91%
創業管理,89%
(數據來源于學校就業指導中心)
有個去年畢業的哥們兒跟我聊,他學的是數字化轉型方向,畢業前就拿到3個offer,對了選了某互聯網大廠的戰略崗。他說,“班上30個人,除了2個自己創業的,其他最晚的也在10月份簽了合同。”
二、工資能拿多少?
大家最關心的“錢景”問題,咱們看具體數字,
平均起薪,稅前28萬/年
中位數,25萬
前25%高薪群體,超過35萬
需要說明的是,這個數據包含了不同行業和地區的情況。比如進咨詢行業的普遍在30萬以上,而傳統制造業可能略低些。
有個學姐分享的經歷挺典型——她原本在二線城市做HR,讀完MBA后跳槽到上海某外企,工資直接翻了2.5倍。不過她也提醒,“別光看平均數,地理位置和行業選擇對薪資影響特別大。”
三、都去哪兒工作了?
從就業行業分布來看,前三名是,
1. 科技/互聯網(32%)
2. 金融服務(28%)
3. 咨詢公司(19%)
這兩年有個明顯變化,選擇新能源和醫療健康領域的學生比前幾年多了近40%。有個在新能源汽車公司做運營的校友說,“現在很多新興行業缺管理人才,反而比傳統行業更容易拿到高職位。”
四、校友資源怎么用?
約60%的畢業生表示,求職過程中得到過校友幫助。學校有個“導師配對”項目挺實用——每個新生會被分配到同行業的校友導師。有個做快消品的同學說,“我導師直接把我簡歷推給了HR總監,面試流程走了不到兩周。”
五、企業到底認不認?
翻翻招聘公告會發現,華為、騰訊、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等企業每年都會來校招。去年秋招季,學校辦了17場行業專場招聘會,來了200多家企業。有個負責校招的HR私下說,“我們看中這里學生的實戰能力,他們課程里帶的商業項目都是真實企業案例。”
說到這兒可能有人問,“要是想轉行怎么辦?”數據顯示,43%的畢業生從業領域和讀MBA前完全不同。比如有個從土木工程轉行做投資的同學,就是靠著在校期間考了CFA一級,加上教授推薦的實習,對了進了私募基金。
現在學校官網能查到近五年的完整就業報告,每個畢業生的去向(隱去個人信息)都能看到。想申請的同學建議多看看同專業方向的前輩發展路徑,比如金融方向的校友群里,每周都有人分享崗位內推信息。
招生辦老師提醒,今年申請截止日期是11月30日,需要推薦信和職業規劃書。如果有具體問題,可以直接打他們辦公室電話(020-XXXXXXX),接電話的老師能說中文和英文,回復挺快的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