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昂商學院
emlyon business school
有學員拿著計算器找我吐槽,"老師,里昂商學院的MBA學費是不是夠買輛寶馬了?"這話雖然夸張,但還真說到了點上。作為法國TOP3的商學院,里昂的MBA項目確實不算便宜,不過貴有貴的道理,咱們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說清楚。
先說大家最關心的學費問題。2024年最新數據,里昂商學院MBA分兩種班型,國內班和全球班。國內班全程學費38-42萬,全球班要45-50萬。注意這里說的是整個項目的費用,不是單年學費。全日制項目一般12-16個月,在職班通常2年完成,平攤下來每年20萬左右。
可能有人要問,這錢花得值不值?我去年帶過一位在制造業干了8年的學員,他選了全球班。去年畢業前就拿到了某跨國企業的亞太區供應鏈總監offer,年薪直接翻倍。用他的話說,"學費看著肉疼,但跟職業躍升帶來的收益比,相當于分期買了張職場VIP卡。"
申請條件方面,三個硬指標要記牢,
1. 本科學歷是門檻,專科生需要額外審核
2. 至少5年管理工作經驗(全球班要求更高)
3. 英語成績雅思6.5或托福90分起步
這里有個省錢秘訣,早鳥申請能省3-5萬。去年有個學員3月份就遞交材料,不僅學費打了9折,還額外拿到企業推薦獎學金。學校獎學金池里還有院長獎學金(最高免50%學費)、女性領導力獎學金(針對管理崗位女性)等多種選擇。
說到上課體驗,國內班每月集中授課4天,全球班要飛法國校區。我建議35歲以下的選全球班,既能刷海外經歷,又能拓展國際人脈。35+的中高層更適合國內班,畢竟拖家帶口長期出國不現實。
對了說說大家容易忽略的隱性成本。除了明面上的學費,還要預留10-15萬用于海外模塊、企業參訪、學術交流這些必修環節。不過好消息是校友資源確實硬核,上次參訪某500強企業時,對接的副總裁就是里昂校友,現場就有學員拿到了內推名額。
里昂商學院MBA學歷在國內認可嗎?
不少朋友私信問我,“里昂商學院的MBA回國到底認不認?找工作會不會被卡?”其實這個問題挺實在的,畢竟花時間花錢去讀書,誰也不想說一千,道一萬學歷“水土不服”。今天就結合實際情況,和大家聊聊里昂商學院MBA在國內的認可度到底咋樣。
一、學校啥來頭?先看背景
里昂商學院(emlyon business school)是法國老牌商校,1872年建校,屬于法國“精英大學校”體系(Grande école)。這個體系里的學校在法國本地認可度很高,相當于國內的985級別。學校全球排名也不錯,比如QS商科碩士排名常年穩居前50,尤其是它的管理學項目和創新創業方向比較出名。
不過國內很多人對法國高商沒那么熟悉,可能會問,“這學校是不是野雞?”其實完全不是。里昂商學院有三大國際認證(AACSB、EQUIS、AMBA),全球只有1%的商學院能同時拿到這三個認證,含金量這塊絕對靠譜。
二、學歷認證問題,能不能過留服?
很多人最關心的是,“讀完回國能認證嗎?”答案是肯定能。里昂商學院在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的法國院校名單里(自己動手搜就能查到),所以通過留服認證沒問題。
但要注意兩點,
1. 項目類型,選的時候一定確認是校本部的全日制或正規在職MBA,別選合作辦學里沒備案的“特殊項目”。
2. 出入境時間,如果是需要出國讀的項目,記得保留好簽證、成績單這些材料,現在留服卡出入境時間挺嚴的。
三、企業認不認?看行業和公司
國內企業對海外學歷的認可度分情況,
外企/合資企業,尤其歐洲企業,對里昂商學院比較熟。比如快消行業的歐萊雅、LVMH集團,金融領域的法興銀行、安盛,這些公司里校友資源不少。
國內大廠/國企,如果是互聯網大廠或央企,HR更看重QS排名。里昂商學院全球排名在200左右(參考2023年QS),和國內中上游985接近,過簡歷關沒問題,但和哈佛、INSEAD這類頂尖校比肯定有差距。
中小企業/民營企業,老板可能沒聽過這學校,這時候就得靠個人能力和項目經驗說話了。不過MBA本身更側重管理經驗,這點對中小企業主反而實用。
四、課程到底咋樣?接地氣才是硬道理
里昂MBA的優勢在于“實用”。比如他們的課程會帶學生直接對接企業項目,像和家樂福、施耐德電氣這些公司合作實戰案例。另外,學校在創新創業領域資源多,如果以后想自己開公司或者進科技公司,能學到不少干貨。
但實話實說,如果是沖著“學理論搞研究”,里昂可能不如法國另一所HEC;但如果想邊學邊練,接觸歐洲商業環境,這個項目性價比挺高。
五、適合哪些人讀?對號入座
建議下面這幾類人重點考慮,
工作3-8年,想轉行到國際企業或歐洲市場的人
公司有法國背景,需要提升管理崗競爭力的職場人
預算有限(相比英美MBA,法國學費低三分之一)但想要正規學歷的
未來計劃創業,尤其是科技、文創領域的同學
對了說點大實話
學歷認可度這事兒,從來不是非黑即白。里昂的MBA肯定不能讓你“鑲金邊”,但作為跳板足夠用。關鍵還是看你怎么利用學校的資源——比如多參加行業論壇、校友會,主動找企業合作項目。畢竟找工作的時候,HR除了看學校,更關心“你能解決什么問題”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