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桑國際管理學院
IMD
有學員拿著洛桑國際管理學院MBA的招生簡章問我,"這個學校聽著挺洋氣,但讀出來到底算不算碩士?"今天咱們就用最直白的大實話,把這事兒掰扯清楚。
廢話不多說,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的MBA確實是正經八百的碩士學位!學校簡稱IMD,在瑞士就跟清華北大在國內的地位差不多。人家1946年就建校了,QS全球商學院排名常年前十,特別是高管教育這一塊,常年霸榜全球前三。重點來了——這個學位回國能不能用?教育部涉外監管網上明明白白掛著瑞士學校的名單,IMD就在其中。畢業拿的是碩士學位證,跟國內全日制碩士在學歷層次上是平級的。
但有三點要注意,
1. 單證雙證問題,國外院校普遍只發學位證,這和國內"學歷+學位"雙證體系不同。不過外企和上市公司都認,考公考編需要提前確認當地政策
2. 學習方式靈活,有集中授課的海外班,也有線上+線下的混合班,適合企業高管時間不固定的特點
3. 學費門檻高,兩年下來要60-80萬,抵得上一線城市首付了,但校友圈都是世界500強高管
有個做醫療器械代理的張總跟我說實話,"我們這行跟老外打交道多,IMD的牌子比國內985還好使。去年拿了這個證,跟強生談代理權都順利不少。"所以說值不值,關鍵看你用在哪兒。
要是你現在糾結要不要讀,給你個自測方法,
公司有海外業務或準備上市,閉眼入
年收入低于50萬,建議先讀性價比更高的項目
單純為提升學歷,不如選國內雙證碩士
學姐提醒下,IMD的申請要工作證明+推薦信+英文面試三件套,特別看重管理經驗。去年有個做連鎖餐飲的老板,只有大專學歷但管著300多號員工,照樣被錄取了。所以說實踐經歷才是硬道理。
沒有本科學歷能申請國際MBA嗎?
一、學歷不夠,工作經驗來湊
國際MBA項目,尤其是歐美國家的院校,和國內的教育體系有很大區別。國內更看重學歷“硬門檻”,但國外許多商學院更關注申請者的綜合背景,比如工作經歷、管理能力、職業成就等。
舉個例子,像歐洲一些商學院(比如法國的INSEAD、西班牙的IE商學院)明確表示,如果申請人有7-10年以上工作經驗,并且擔任過管理崗位,即使沒有本科學歷,也可以被破格錄取。他們更在意你能給課堂帶來什么實戰經驗,而不是單純的一紙文憑。
二、哪些學校接受無本科學歷申請?
1. 英國部分院校,英國一些排名中上的商學院(如曼徹斯特大學、華威大學)對學歷要求相對靈活。如果工作經驗豐富,可以通過提交個人陳述、推薦信和面試表現來彌補學歷短板。
2. 美國社區大學合作項目,部分美國MBA項目允許先修讀預科課程或通過GMAT成績證明學術能力,再進入正式課程。
3. 在線MBA項目,比如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iMBA、英國開放大學的Flexible MBA,對學歷要求較低,更注重職業背景。
不過要注意,頂級商學院(如哈佛、斯坦福)通常還是要求本科學歷,但這類學校畢竟是少數。
三、沒有學歷,怎么提高申請成功率?
1. 突出工作經驗,在申請材料里詳細描述你的職業成就,比如帶過多少人的團隊、完成過哪些重大項目、為公司創造過多少收益。用具體數字說話,比學歷更有說服力。
2. 考取專業證書,如果有CFA、PMP、CPA這類國際認證,能直接證明你的專業能力,抵消學歷不足的劣勢。
3. 推薦信找對人,盡量找行業內有分量的領導或客戶為你寫推薦信,他們的背書比學校背景更有用。
4. 準備好面試,很多學校會給“破格申請者”面試機會。提前練習如何清晰表達自己的職業規劃和對MBA的理解,態度比學歷更重要。
四、現實一點,可能遇到的限制
雖然機會存在,但也要客觀看待限制,
簽證問題,某些國家(比如美國)對學生簽證有學歷要求,可能需要額外解釋。
課程難度,MBA課程涉及大量商業理論和數據分析,如果基礎較弱,前期可能需要惡補。
人脈差異,同學多是本科畢業的企業中層,交流中可能會感到知識儲備的差距。
不過話說回來,這些都不是絕對的門檻。身邊就有朋友只有大專學歷,但靠著十幾年外貿經驗,成功申請到了澳大利亞的MBA項目,現在自己創業做得風生水起。
五、適合“輕量級”嘗試的路徑
如果擔心直接申請全職MBA風險大,可以分步走,
1. 先報讀短期高管課程(比如倫敦商學院的Executive Education),積累學分和推薦人。
2. 選擇混合制學習(線上+線下),降低時間和經濟成本。
3. 從區域性名校入手(比如東南亞、東歐的英語授課項目),競爭壓力更小。
沒有本科學歷確實會增加申請難度,但絕不是“一票否決”。關鍵是想清楚自己為什么要讀MBA——是為了系統學知識?擴大朋友圈子?還是升職需要?目標明確了,剩下的問題都有解決辦法。
學姐提醒一句,找學校一定要擦亮眼,優先選有AMBA、EQUIS、AACSB認證的項目,避免野雞大學。準備好材料,大膽去試吧!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洛桑大學mba成功機會多多,勝出不是夢!(洛桑大學mba成功機會揭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