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第斯大學
Universidad de los Andes
"安第斯大學的MBA到底靠不靠譜?聽說學費不便宜,到底值不值得砸這個錢?"作為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聊聊這個項目的真實情況。
先說說基本情況。安第斯大學的MBA是哥倫比亞老牌商科項目,在拉美地區認可度很高。他們的課程設置有個特點——特別注重實戰案例分析,每周都有企業參訪,我當年跟著班級去過當地最大的咖啡出口企業,現場討論供應鏈優化方案,這種學習方式比純理論課有意思多了。
但要注意的是,這個項目不是人人都合適。根據我觀察的五屆學員情況,這三類人最適合:
1. 在拉美有業務往來的外貿從業者
2. 想轉行做跨國企業管理的職場人
3. 需要提升西語商務能力的白領
重點說說要“躲坑”的五類人:
第一類是預算吃緊的。別看官網寫著每年1.8萬美元學費,實際還有教材費、企業參訪交通費這些隱性開支,三年讀下來至少要準備50萬人民幣。
第二類是想要"名校光環"的。雖然在本土排名靠前,但在國內知名度確實不如歐美院校。
第三類是工作太忙的。每周20小時課程+小組作業,經常要熬夜趕報告。
第四類是語言基礎薄弱的。雖然提供英語授課,但本地企業參訪還是需要基本西語交流。
第五類是急著拿證的。論文審核特別嚴,我們那屆有1/3的同學延期畢業。
關于大家最關心的學費問題,這里列個詳細清單:
注冊費:800美元(一次性)
年學費:1.8萬美元
教材費:年均300美元
企業參訪:每次50-200美元
畢業典禮:1200美元
建議準備55萬人民幣比較保險,畢竟還要算上生活開銷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句實在話:這個項目最大的價值在于人脈資源。我們班的同學現在遍布南美各大企業,上次有個朋友想找智利車厘子供應商,一個電話就對接上了靠譜渠道。但如果你只是想混個文憑,可能真的會肉疼這個學費。
安第斯大學MBA真實就讀體驗:上課日常大公開
上午8:00-12:00
早課實錄
周二的課表排得最滿,第一節課是《運營管理》。教授是個哥倫比亞老頭,PPT從來不用模板,直接在白板上手畫流程圖。他總說:"你們現在學的不是理論,是車間主任的實操手冊。"
班上30個人,有開連鎖奶茶店的老板,也有跨國公司的中層。每次分組討論,開奶茶店的同學總能提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成本控制方案,和傳統企業出身的同學碰撞出不少火花。
中午12:30-13:30
食堂見聞
三號食堂二樓的牛肉湯配烤餅是隱藏菜單,商學院的人基本都知道這個秘密據點。端著餐盤隨便坐,旁邊可能坐著教財務分析的教授。上周碰到教戰略管理的老師,邊啃雞腿邊給我們講他當年在秘魯礦山做咨詢的段子,比上課還精彩。
下午14:00-18:00
實戰演練
《商業模擬》課最讓人又愛又恨。六人小組要在一學期內"經營"一家虛擬公司,這周我們剛把產品定價調高15%,結果市場份額直接被競爭對手吃掉三分之一。來自智利的組員急得西語都蹦出來了:"?No te preocupes!(別慌)庫存周轉率還能救!"
晚上19:00-22:00
選修課現場
《消費者心理學》安排在晚上,教室里永遠飄著咖啡香。老師會突然掏出超市促銷海報當教具,上周還帶我們去校門口的便利店做現場觀察。有個細節印象深刻:收銀臺旁邊的口香糖貨架調低15厘米后,銷量真的漲了20%。
課間碎片
教學樓四層的露臺是公認的"情報交換站"。上周在這聽到個實用技巧:校圖書館能預約行業大佬的閉門講座,名額要靠搶。昨天碰到個搞農業科技的校友,直接給學弟學妹們留了實習崗位的聯系方式。
教室的插座永遠不夠用,后來大家自發搞了個"充電寶共享聯盟"。現在進教室第一件事不是找座位,而是看誰帶了多接口快充頭。上周班里最活躍的巴西同學,居然用舊手機改裝了個充電站,現在成教室里的紅人了。
這樣的日子從周一到周五循環往復,周末還要趕小組作業。昨天在樓梯間碰到同學,他抱著筆記本電腦蹲在墻角改PPT,抬頭說了句:"等我兩分鐘,這個柱狀圖馬上調好顏色。"這就是安第斯MBAer的日常狀態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萊斯特大學MBA全面攻略申請訣竅,費用曝光與必修課程深度解析
安第斯大學mba探秘,騰飛職場必備技能(安第斯大學mba學費報價,必修科目概覽)